top of page
綠色調查 運用樹芯調查地下污染
過去我們認為種植樹木的功能是綠美化或淨化空氣,現在研究發現樹木其實也是很好的地下環境品質的記錄者。環保署首度運用樹芯協助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環境調查,不僅快速、對環境友善、有效節省調查經費,未來並可持續發展為環境鑑識技術,協助污染責任釐清。
環保署表示,樹木是靠吸收土壤與地下水中的水分及養分生長,分析樹木中的有機物、無機物含量可以協助判定污染範圍。國內目前土壤污染調查是使用人工或鑽機採樣的方式取得土壤樣本,地下水污染調查則主要是以設置標準監測井採取地下水樣的方式進行。設置一口標準監測井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與經費較高,每口井設置、採樣與分析至少新臺幣14萬,而樹芯採樣約只需新臺幣4萬元,可節省2/3的經費。而設井時採用的重型機具─鑽機長時間操作下將會產生空氣與噪音污染,而樹芯採樣並沒有相關機具之操作,每顆樹採集的樣本小,也不會對樹的生長造成影響。整體來說是一個對環境友善的綠色調查方法。
環保署說,除了協助瞭解污染情形外,透過分析樹芯樣本,亦可從不同年份年輪中污染物質的累積情形,協助追溯污染可能發生的時間,可作為污染責任釐清的工具之一。目前環保署已運用在國內部分已公告之污染場區,後續將持續引進、本土化及推廣運用。
該署表示,歷年來已持續發展推廣新穎綠色調查技術,提倡在污染場址的調查及整治時儘量採取環境友善、經濟效益高、低度環境干擾的方式,以有效的管理我國土壤及地下水品質,給國人安心的土壤及地下水環境品質。
轉貼環保署新聞
http://enews.epa.gov.tw/enews/fact_Newsdetail.asp?InputTime=1050616110938
bottom of page